首頁 > 信息資訊 > 正文

重慶橋梁總數已超2萬座,跨長江、嘉陵江特大橋逾100座——重慶的大橋(跨山越海中國橋)

  • 收藏
  • 打印
  • 字小-
  • 字大+
日期:2024-05-15 訪問次數:1

南紀門軌道大橋。

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蒼嶺鎮大河口村,村民騎著摩托車行駛在鐵索橋上。大河口村地處阿蓬江畔峽谷深處,交通不便。近年來,當地政府在阿蓬江上建起鐵索橋,方便村民出行。

遠眺白居寺長江大橋。

今年“五一”假期,重慶“網紅”橋梁千廝門大橋晚間實行臨時交通管控,禁止車輛通行,方便游客步行觀景拍照。

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下浩里老街與東水門長江大橋在此交匯,凸顯山水之城的立體感。

東水門長江大橋全景。

山環水繞,江峽相擁,煙火重慶,長橋似虹。

“橋都”重慶,各類橋梁鑲嵌在江河溝谷之上,形成了極具山城特色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橋早已與山、水、城三者并列,成為城市景觀的點睛之筆。一些橋梁還成了“網紅”,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打卡”,催生諸多文旅新業態。重慶橋梁美在何處?重慶何以成為“橋都”?

“重慶的橋,數量多,樣式多,紀錄也多”

——重慶橋梁總數已超過2萬座,跨長江、嘉陵江特大橋超100座,中心城區跨江道路橋梁已建成37座,各種組合型橋梁遍布重慶綜合交通路網,橋梁密度全國少見

重慶,是山城,也是江城。山地面積占比約75%,江河縱橫水網密布,除長江、嘉陵江、烏江外,還有大小河流5300余條。

對當地人來說,跨山越水,最好的辦法是建橋。

重慶橋梁歷史悠久。上世紀70年代,重慶江北香國寺發掘的漢墓里,便采用并列砌筑的拱形石結構,據推斷,早在距今2000年前的東漢時期,重慶就已出現橋梁技術的雛形。始建于北宋仁宗年代的榮昌施濟橋,是重慶第一座石拱橋,距今已有千年。

但數量遠遠不夠。

老一輩的重慶人還記得曾經坐輪渡進城的日子。那時候去渝中,要排隊坐船;還有的地方,被四面八方的河流阻隔,或被重重大山包圍,索道成為唯一的交通方式。

大規模建橋,是近幾十年的事。

1958年,白沙沱長江大橋開工,是重慶第一座跨長江鐵路大橋;

1958年,牛角沱嘉陵江大橋開工,是重慶中心城區第一座跨江大橋;

1977年,石板坡長江大橋開工,是長江中游第一座特大型城市公路橋……

重慶橋梁協會副會長向中富說:“由于地形復雜,重慶的橋,數量多,樣式多,紀錄也多?!?/p>

朝天門長江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徑鋼桁架拱橋;萬州長江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徑鋼筋混凝土拱橋;魚洞長江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度公軌兩用連續剛構橋;北碚朝陽橋,是世界最大跨度的雙鏈鋼混結合加勁梁懸索橋;菜園壩長江大橋,是世界最大跨度的公軌兩用提籃拱橋……各種組合型橋梁遍布重慶綜合交通路網。

2005年,重慶被茅以升橋梁委員會認定為“橋都”。

“隨著城市發展和橋梁越建越多,在橋梁設計建造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注意配合周圍的建筑和景觀?!毕蛑懈徽f。

據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橋梁因數量多、密度大、類型全、技術含量高,得到業界專家和公眾一致認可。

“重慶依山而建,鄰水而成。地勢落差大,公路交通、軌道交通多用高架橋形式,獨特的地形地貌和立體的交通布局,共同孕育出山水之城獨有的橋梁發展格局?!敝貞c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橋梁建設在完善城鄉路網系統的同時,也提升了節點交通轉換能力和路段通行能力,便利人們的出行。

經初步統計,目前重慶大大小小的橋梁已超2萬座,跨長江、嘉陵江特大橋超100座。隨著去年1月郭家沱長江大橋完工投用,重慶中心城區跨江道路橋梁已建成37座,橋梁密度全國少見。

“橋梁只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美學設計才算成功”

——重慶的橋梁與諸多大江大河一起,構成了山城日常生活的基底,成為不可或缺的獨特風景線

重慶成為“橋都”,不僅是因為橋多,更因為橋美。

黃桷灣立交橋的5層20條匝道立體交叉,結構異常復雜,被稱為“網紅”立交橋,不少人來拍照“打卡”;

東水門大橋的梭形雙橋塔劍指蒼穹,配上斜拉索和紅色橋身,曲面造型優美流暢;

榮獲“2015年中國十大最美橋梁”的菜園壩長江大橋,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紅白橋身與暖黃色燈光交相輝映,點亮山城浪漫風情;

白居寺長江大橋水滴形橋塔蘊含著重慶人“水滴石穿”的奮斗精神,橋洞宛如“星際穿越”之門,賦予城市風景科幻感;

重慶的橋梁與諸多大江大河一起,構成了山城日常生活的基底,成為不可或缺的獨特風景線。

“橋梁建在江河湖海上,周邊比較空曠,會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敝麡蛄涸O計師鄧文中說。

“我們選設計師,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選擇一個團隊?!毕蛑懈唤榻B,“橋梁的設計師團隊既要保證結構安全,又要滿足美學需要。這些要素可能沒辦法集中在一位設計師身上,所以我們會選擇多位設計師通力合作?!?/p>

橋梁設計工程師需要對橋梁建設環境、功能需求有深刻理解,充分認識橋梁美學設計的重要性。而在重慶,則需要真正理解這座城市山、水、城、橋的系統之美,尤其是橋所起的重要作用。

東水門長江大橋與千廝門嘉陵江大橋合稱為重慶兩江大橋,如今已成為當地知名景點,深受市民游客喜愛,也是向中富認為最能體現重慶橋梁美學的兩座標志性橋梁。

兩江大橋采用空間曲面造型設計,景觀獨特,梭形橋塔看起來優美而流暢,與重慶山水巧妙融合?!盀榱私跬昝赖牧鲿扯?,技術水平和施工工藝必須達到很高水平?!毕蛑懈徽f,“我們對于誤差的控制非常嚴格,最終形成了良好的三維視覺效果?!?/p>

除了一步一景的曲面形設計,極簡的拉索成為兩江大橋另一獨特之處。為了結構簡潔清爽,并與重慶洪崖洞、湖廣會館、南山、朝天門等融為一體,兩江大橋成為世界首創單索面雙桁片主梁斜拉橋。

“大的斜拉橋一般兩邊都有索,但是過多的索會對人們的視線造成遮擋?!毕蛑懈唤榻B,“而兩江大橋采用了稀索方案,在滿足交通需要的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的審美要求?!?/p>

兩江大橋與周圍環境完美融合,二者相得益彰,成為廣受贊譽的風景線。人們無論是在上層雙向四車道公路還是在下層雙向軌道上,視線都不會受到阻擋。

“地標性建筑的形成往往需要美學設計來配合?!毕蛑懈徽f,“橋梁只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美學設計才算成功?!?/p>

“橋梁有美觀要求,但安全永遠排在首位”

——美觀大方的橋梁使重慶“橋都”的名片不斷做靚,兼具安全性與藝術性的橋造福了民生,也改善了城市環境

重慶中心城區臨水而建、因水而興,各類橋梁千姿百態的外觀流線,不僅打造出“地勢剛險,重屋壘居”的立體交通,還勾勒出山城最為顯著的“8d魔幻”奇妙色彩。這同時意味著,重慶成為“橋都”的背后,是一系列橋梁規劃、設計、施工和養護等工作,需要設計師們結合實際不斷創新。

2007年,菜園壩長江大橋。為了與城市環境協調并有特色,首創組合式剛構—系桿拱橋梁結構體系。

2009年,朝天門長江大橋,為了突出朝天門中“門”的概念,創造性建成主跨552米的公軌兩用中承式連續鋼桁架系桿拱橋,實現了橋梁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成為重慶新地標及世界著名橋梁。

“橋梁有美觀要求,但安全永遠排在首位?!毕蛑懈粡娬{,“在保證橋梁結構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實現橋梁美觀及與環境協調,這需要持續的技術創新。在重慶,因橋梁美觀需求而生的技術創新成果十分豐碩,影響深遠?!?/p>

照明美學是橋梁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彩絢爛的燈光使夜晚的橋梁煥發奪目的光彩。亮化想要做好,一看燈,二看橋?!氨热缭O計簡潔的大橋,我們就會選擇造型復雜的路燈做裝飾。但如果一座橋本身的橋面已經非常復雜,那再配復雜的路燈,不是加分,而是減分?!毕蛑懈徽f。

向中富介紹,“目前主要采用led燈或燈帶,橋梁結構靜動態智能亮化、美化等方案?,F在照明技術很先進,可以通過智能控制來形成光帶的動態或靜態變化?!?/p>

連接大渡口區和巴南區的白居寺長江大橋,橋塔呈現“水滴”形,設計中融入了重慶“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的地域文化。入夜,橋上溢彩流光,被人稱贊“像通往另一個維度的星空之門一樣發光”。

除了燈光外,其他裝飾也可使橋梁與周圍環境更加和諧。比如橋梁裝涂,借助恰當的色彩可以保證橋梁日間美觀。

現在的重慶,約六成市民每天通勤至少經過2座橋,橋梁已成為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給市民出行帶來極大便利。同時,美觀大方的橋梁美學設計使重慶“橋都”的名片不斷做靚,兼具安全性與藝術性的橋造福了民生,改善了城市環境。

“橋都”重慶,期待更多人來“打卡”。

來源: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版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機電設備采購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機電設備采購平臺,轉載請必須注明機機電設備采購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關注微信
關注微信
關注App
關注App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返回頂部
精品无码你懂的在线观看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