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黃岡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推進國土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為切入點,聚焦“三個著力”,持續強化資源要素交易保障。一季度通過網上公開掛牌出讓方式,順利出讓礦業權11宗,實現收益29.81億元;出讓國有建設用地1宗,實現收益7580萬元。國土資源交易出讓宗數、成交金額均創新高,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資源要素保障。
著力強化全程交易服務保障。主動與市資規局對接,及時掌握市區國有土地使用權和全市2024年礦業權出讓計劃,制定“一礦一策”“一地一策”服務方案。加強出讓手續把關,確?!皟舻V”“標準地”出讓,保證企業拿礦、拿地即開工。推行提前辦、快速辦、簡易辦、延時辦,11宗礦業權、1宗國有建設用地全部當天受理、當天發布出讓公告,摘牌當天發出成交確認書、發布成交結果公示,全程零時差無縫銜接,為相關產業項目快速落地“搶”出了寶貴時間。
著力提升資源要素出讓收益。推行“底價不低于評估價,成交價不低于底價,最終價高者得”的競爭機制,對底價錄入過程嚴格保密,促使競買人合理報價。掛牌成交的11宗礦業權、1宗國有建設用地累計報價98輪次,共溢價4.752億元,溢價率18.97%。其中,麻城市白鴨山礦區c5區塊飾面用花崗巖礦采礦權經過39輪報價,最終以5.68億元成交,溢價1.35億元,有力促進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著力營造公平透明交易環境。依據《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反復研究修訂出讓文件,對項目進場受理、公告發布、掛牌報價、摘牌、結果公示等所有流程進行預演和優化,確保掛牌出讓工作依法合規。持續優化完善礦業權網上交易系統、國土資源網上交易系統平臺功能,競拍人在線報名、網上競拍,交易信息不可篡改,所有的競拍環節都在“陽光下”進行,確保掛牌出讓過程公平、公正、公開,激發市場主體參與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