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襄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認真落實“項目建設年”工作要求,制定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等十三條措施,深化“三個服務”,搭建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快車道”。截至3月中旬,全市交易個數1588個,同比增長15.16%,交易額109.04億元,同比增長102.33%,實現了“開門紅”。
一是標前“主動靠前服務”。由班子成員牽頭負責,成立政策咨詢工作專班,實施項目政策咨詢包保服務機制,主動為交易各方提供政策、法規、技術等咨詢服務,先后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駐市政府辦紀檢監察組監督的相關單位等10余家單位開展法規業務培訓。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招標計劃項目87個,金額59.06億元,發布招標公告項目56個,金額33.17億元,完成評標項目69個,金額68.27億元;發布56宗商住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預公告,總面積2333畝,其中居住用地40宗,面積1838畝,商業用地16宗,面積494畝。
二是標中“網上智慧服務”。持續優化電子交易系統、電子公共服務系統,打造市縣一體化智能服務平臺,實施招標“網上辦”,投標“不出門”,開標“不見面”,專家“異地抽”,評標“智能評”,合同“線上簽”,提供全方面的網上服務,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質效,提高交易便利度,確保項目交易更便捷、更高效、更快速。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展遠程異地項目88個,采用智能輔助評標的項目數達103場次,累計節約評標時長約80小時,可節約評標勞務費近10萬元,項目交易更加公正快捷。
三是標后“延伸金融服務”。開展“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金融”服務模式,積極宣傳和推廣“政采貸”政策,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對接聯系,鼓勵金融機構降低利率、簡化手續,實現在線申請、免除抵押、自動放款“一站式”服務,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開展“政采貸”融資1.08億元。推動“兩免一減”政策落實,免收政府采購工程投標保證金2.06億元,履約保證金2.37億元,采取銀行保函替代現金方式遞交投標保證金,服務企業87家,金額873.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