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信息資訊 > 正文

20部委聯合公布第三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

  • 收藏
  • 打印
  • 字小-
  • 字大+
日期:2018-04-09 訪問次數:499
財金[2016]9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教育廳(局)、科學技術廳(局)、工業和信息化廳(局、委)、民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國土資源廳(局)、環境保護廳(局)、交通運輸廳(局、委)、水利廳(局)、農業廳(局)、商務廳(局)、文化廳(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體育局、林業局、旅游局、能源局、鐵路監督管理局、民用航空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教育局、科技局、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民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國土資源局、交通局、水利局、農業局、商務局、衛生局:   為進一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以下簡稱PPP)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發揮示范項目引領作用,調動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聯合啟動了第三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申報篩選工作?,F將評審結果及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經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部委推薦及專家評審,現確定北京市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通州—大興段)等516個項目作為第三批PPP示范項目(詳見附件),計劃總投資金額11,708億元。   二、示范項目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部門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密切協作配合。按照國務院和財政部等部門出臺的相關制度文件要求,依法擇優選擇社會資本,鼓勵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民營資本;規范推進項目實施,落實示范項目責任制,建立對口聯系和跟蹤管理機制,確保示范項目實施質量。   三、各級財政部門要切實履行財政管理職能,積極為項目加快落地創造條件。要做好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工作,優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因地制宜給予前期費用補助、以獎代補等資金支持,協調推動示范項目與中國政企合作投資基金進行合作對接;會同有關部門統籌安排財政資金、國有資產等各類公共資產和資源,完善項目回報機制,激發社會資本參與熱情。   四、各級財政部門要會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按照“又快又實”的示范項目管理要求,積極推動示范項目按期落地。第一批示范項目應于2016年底前完成采購,第二批示范項目應于2017年3月底前完成采購,逾期未完成采購的將調出示范項目名單;第三批示范項目原則上應于2017年9月底前完成采購。財政部將通過PPP綜合信息平臺加強對示范項目實施進度的動態跟蹤,適時對外公布示范項目相關材料和信息,會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示范項目的指導和監督。中央財政將對符合條件并完成采購的示范項目及時安排以獎代補資金。   五、PPP項目用地應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在實施建設用地供應時,不得直接以PPP項目為單位打包或成片供應土地,應當依據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的各宗地范圍、用途和規劃建設條件,分別確定各宗地的供應方式:  ?。ㄒ唬┓稀秳潛苡玫啬夸洝返?,可以劃撥方式供應;  ?。ǘ┎环稀秳潛苡玫啬夸洝返?,除公共租賃住房和政府投資建設不以盈利為目的、具有公益性質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用地可以作價出資方式供應外,其余土地均應以出讓或租賃方式供應,及時足額收取土地有償使用收入;  ?。ㄈ┮婪ㄐ枰哉袠伺馁u掛牌方式供應土地使用權的宗地或地塊,在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編制供地方案、簽訂宗地出讓(出租)合同、開展用地供后監管的前提下,可將通過競爭方式確定項目投資方和用地者的環節合并實施。   PPP項目主體或其他社會資本,除通過規范的土地市場取得合法土地權益外,不得違規取得未供應的土地使用權或變相取得土地收益,不得作為項目主體參與土地收儲和前期開發等工作,不得借未供應的土地進行融資;PPP項目的資金來源與未來收益及清償責任,不得與土地出讓收入掛鉤。   六、按照“能進能出”的示范項目管理原則,對不具備繼續采取PPP模式實施條件的第一批和第二批部分示范項目予以調出,包括:天津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設施網絡項目、南京市垃圾處理設施項目、渭南市主城區集中供熱項目和蘭州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項目。   財政部 教育部 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民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土資源部 環境保護部 交通運輸部 水利部 農業部 商務部   文化部 衛生計生委 國家體育總局 國家林業局 國家旅游局   國家能源局 國家鐵路局 中國民用航空局    2016年10月11日 附件下載: 第三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名單.xls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網

版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機電設備采購平臺"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機電設備采購平臺,轉載請必須注明機機電設備采購平臺,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關注微信
關注微信
關注App
關注App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返回頂部
精品无码你懂的在线观看hd